自主学习
理 论 阐 述
一、基本概念
1.整合接触
  1)定义
  指上、下两套层序间为连续沉积,其间无明显的沉积间断。在产状上,上、下两套层序是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的。
整合接触模型
  连续沉积的两套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截然的岩性变化,它们常常是逐渐过渡的。如果在沉积过程中曾经有段时间沉积作用停止,但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大陆剥蚀作用,而后又接受沉积,这样会造成沉积间断。间断面上下的地层岩性改变有时较明显,有时不明显。地层的连续接触和沉积间断接触在传统地质学中都属于整合接触,但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将沉积间断归入不整合接触。
  2)地质意义
  反映该地区在此沉积时期内地壳升降与沉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没有发生显著的构造运动。
  整合接触表现为新老地层之间的产状彼此大致平行,岩性及其所含化石是一致的或是递变的。它说明在形成这两套地层的地质时期,该区的地质构造环境是稳定的。这种稳定可以是长期持续缓慢的下降,也可以是逐渐的相对上升或是相对均衡。
2.不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缺失了一个阶或一个段的地层才能确定不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的沉积间断面。
  不整合面上常有风化剥蚀的痕迹。代表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无沉积作用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
  下伏岩系:不整合面以下的岩系;
  上覆岩系:不整合面以上的岩系;
  不整合线:不整合面在地面上的出露线,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界线。
上一页 第 2/12 页 转到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