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
(一)平行不整合 1)定义 平行不整合(Parallel unconformity):也叫假整合(Disconformity)或平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平行或基本一致,但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缺失地层可以差别很大,可缺失一个系以上或缺失很少。如图2-31,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中石炭统本溪组直接覆盖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的石灰岩剥蚀面上,其间缺失了奥陶系马家沟组之上及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的一系列地层,而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上是平行的,这是平行不整合接触的一个典型例子。其下伏岩系由于风化剥蚀可见喀斯特地形(岩溶地貌),顶面凹凸不平;上覆岩系底部有代表风化壳的铁铝沉积物,有些地区还可以见到底砾岩。
图2-31
在不同地区,平行不整合面可以是平整的,也可以是高低起伏的,它反映上覆新地层沉积前的古地貌形态,并不表明有角度不整合存在。 2)形成过程 简单说主要为: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图2-32) 动画2-2 D与O之间( ![]()
图2-32
平行不整合的存在,说明原来的沉积区曾经上升为古陆剥蚀区,在上升过程中地层没有发生明显褶皱或倾斜,只是露出水面造成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直到该区再度下降为沉积区,接受新的沉积。因此平行不整合接触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但彼此的产状基本一致。 3)分布特征 平行不整合的分布范围有时是非常广阔的。例如上述的中石炭统和奥陶系之间的平行不整合在华北以至东北南部广大地区普遍发育。它说明,该区当时曾是一个整体持续上升的古陆,不整合的分布范围就是当时古陆的分布范围。 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和剖面上都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界线在较大区域呈平行展布,产状也基本一致,但其间缺失部分地层。 4)平行不整合与整合的区别: a.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地层。 b.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上升,沉积地层露出水面,接受剥蚀,是升降运动的表现。
|